虽然垂直记录技术引发硬盘革命的呼声非常高,但革命之路自然有很多条,富士通实验室就一直在开发一种新的硬盘技术,以提高硬盘的存储密度和稳定性。 富士通的工作之一是减小硬盘盘片润滑层的厚度,而富士通宣称这一系列新技术有望在2010年将硬盘的存储密度提高到每平方英寸1Tb。
硬盘驱动器通常有四层:作为基础的基层、记录数据的磁性层、保护磁性层免遭侵蚀的保护层、减小读写头和保护层之间摩擦力的润滑层(当然磁头并不与保护层实际接触)。为了提高盘片的存储密度,保护层必须尽可能的薄,驱动磁头也需要尽可能地靠近盘片,而随着保护层的变薄,润滑层的重要性就更加凸现了,因为失去润滑层的保护层将无法保持较低的温度,磁性层也将遭到侵蚀并损坏。
在目前的技术下,润滑层能做到2nm厚,读写磁头在写入操作的时候距离5nm厚的保护层则有10nm距离。由于保护层需要一定的空间来维持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,因此上述数字已经是目前技术的极限。富士通则宣称其新技术可以减小润滑层的高度,并将其与保护层“粘贴”在一起,从而将四层硬盘变为三层,读写磁头也能进一步缩短与盘片层之间的距离,最终在提供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存储更多的比特。
根据富士通提供的文件,他们的新技术是通过吸着基将润滑分子“粘”在一起并减小其分子体积,从而将润滑层的厚度减小70%之多,并使之与保护层牢牢相连;同时经过波长不到200nm的紫外线的辐射,润滑层变得像特氟龙一样可以有效吸收污染物和水份,从而保护整个硬盘。
(第三媒体 2006-04-11)